从“中心”到“国家中心中心” 武汉勾勒双循环
湖北日报讯(记者黄磊 通讯员赵雪峰 通讯员含山 通讯员赵岩)10月11日,武汉市商务局召开主题为“立足领头羊”的专题吹风会。今年吹风会的主题是“用好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引领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基地”。武汉市商务厅党组书记、厅长于立军作题为《用好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成为建设国内外双循环重要基地的引领者》的讲话。他阐述了武汉的发展成就和未来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基础、加快打造高原新时代的愿景。从“加快攻克中央经济”、“加快文化建设”三个方面进行开放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”、“加快建设中部双循环城市”。10月11日,武汉市商务局在武汉召开“站稳脚跟、当好引领者”专题吹风会。武汉商务经济从追随者到引领者,打出了“领先”的评级报告。大西洋捕获的波士顿龙虾, 全国首个“蒜头鸟”主题快闪、中百、武商畅销外贸产品……在武汉购物,你不仅能感受到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开放活力,更能感受到“老味道、新潮流”的烟火与温暖。 “加快双缸中心城市循环建设,强化九州大道、商业、商业中心地位 九州住宿中心。”于立军表示,武汉全力以赴“加快构建九州旅游重要战略轴”今年6月,在央视财经频道举办的“美好生活调查”数据发布活动上,武汉被授予“美好消费”模范城市称号。这是武汉消费领域不断创新、不断进步的缩影。近年来,武汉市与商贸、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多方合作,每年开展武汉乐购系列消费促销活动2000场次,打造春赏樱、夏吃虾、秋购物、冬玩乐等季节性消费场景。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于立军作主要报告。 “内贸流通加速领跑,外贸逆势增长。”于立军说。武汉市消费品销售额8629.3亿元,位居全国前10位。从增速来看,将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,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,达到4033.5亿元,占全省的57.1%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年均增长10.5%,在全国19个副省级、特大城市中排名第四,中部地区第一。今年以来,武汉商业经济继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。 1-8月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.1%,继续领先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。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7.1%,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二。近年来,不少在武汉的外资承包工程公司加快“全球化”步伐,在海外打造标杆工程。于立军表示,2024年,武汉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349.3万美元,销售额613.9万美元,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,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位。会展业连接生产和消费,是又一体现城市活力的产业。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会展城市、中国会展名城、办展满意度最高的城市,武汉举办各类展览活动。据数据显示,2024年武汉将举办展览活动1060个,其中展览会237个,展览总面积达330.35万平方米,超过300万平方米。连续第二年。新的消费标杆不断涌现,业务水平不断“更新”、不断提升。 “通过提升经营主体质量能力、引进新业态、升级平台、全面拓展渠道等行动的实施,武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断积聚。”于立军说。近年来,武汉开设了武汉SKP、武商梦购物中心、万象城、杉杉奥特莱斯等众多新的消费地标和丽思卡尔顿等优质商业地标。一个新项目已经揭幕。永旺、沃尔玛等外资企业不断深化在武汉的布局……“武汉连续三年新增营业企业,数量已达极限。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家,总数突破6700家。”于立军还表示,新消费品牌在乌哈成长n也在加速海外扩张。武商MALL、中百罗森正在加速海外扩张,泥鞋、友和、益和堂等众多国内新连锁店也在各地开店。 现场汇报会。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,各种新兴消费业态也在武汉受到青睐。 “近年来,武汉加快发展一线经济、直播电商、夜间经济。近三年来,武汉引进各类首店1000多家,总数位居全国第六。于立军说,近年来,武汉成功培育了5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、4家国家级旅游和夜间文化企业。 国家的。消费群体、全国示范步行街和智慧商圈。建成全市首家免税店及88家授权奥特莱斯免税店和商店。在创业领域,武汉始终勇于冒险和挑战,不断探索新模式、新路径。三年来,武汉成功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、零售业创新提升等6个全国性试点项目。自贸试验区和服务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近30项创新举措正在全国复制推广。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,三个综合关区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元,近三年年均增长29.6%。其中,东湖综合巩固区被评为“双A级”综合巩固区。遍及全国及中部地区。目前,各地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武汉的田野和明渠越来越广泛。中欧(武汉)班列连续第二年开行超过1000列,通达欧亚40个国家120个城市。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长江中上游地区第一。航空网络遍布全球,成立花湖机场国际公司,共创美好未来。故城货运站联合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机场,打造“123全球快货物流圈”。全市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9类13个指定监管区域(指定口岸)的开放口岸体系。武汉描绘“十五五”蓝图,为“国家中心基地”扫清道路 “十五五”前,我们按照武汉市委、市政府的“事”要求nment。 “十五五”前线,推进“三个优势转变”,重塑新时代武汉,加快双循环中心城市建设,强化“九州大道”,着力发展武汉城市建设支点。于立军表示,我们将打造“九州贸易”和“九州一体化”中心,实现从“中心中心”到“国家中心中心”的飞跃。他表示,牢固树立国际消费中心建设,着力扩大内需促消费,加快激活国内大循环内生力量。包括建设现代优质零售体系、多元化服务消费体系、特色鲜明的新型消费体系、现代高效流通体系。城市观察者和记者群体之间的互动。对于 e比如,在构建现代零售体系方面,实施消费品“三品”战略,培育壮大武汉名优品、时尚品、文创品,创新发展知名品牌,深入推进“IP+消费”,持续细化樱花、大闸蟹等城市IP,打造具有较强引领力的消费新品牌。在构建高效流通体系方面,提出考虑发展无人驾驶、无人机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,强化数字化、智能化供应链,持续引进国际供应链企业和平台,加快全球供应链组织中心建设。于立军认为,要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,打造“四个网络”。这是一个多元化、流动性的全球贸易网络,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开放合作体互联互通网络、协调一体的区域合作网络、全球互联互通立体通道网络。例如,在全球贸易层面,武汉将呈现年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5家、年进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500家。建设湖北口岸贸易物流中心、国际大宗物资交易中心等核心贸易平台,开拓各类国际市场。他还提出,要推广“跨境电商+产业区”模式,让武汉跨境电商运输每年增长30%以上。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,我们将与武汉都市圈、襄阳、宜昌“金三角”以及长江流域中间城市,深化管理资源共享、产业共建、政策联动。并联合推广活动。同时,武汉将着力培育100家内外贸一体化龙头企业。新商业业态、新场景正在激发新消费,武汉正在加快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转型。 “武汉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京东购物中心的城市。”京东武汉商城总经理张克胜表示,区位优势、优良的营商环境、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构成了武汉吸引京东扩张的“三重吸引力”。从2023年第一个孩子的诞生,到“一城三店”的设计,京东的设计与武汉消费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紧密契合。去年11月开业的秦城万向汇首次引入了“蒜头鸟”和“省博客文创产品”店。这两个重量级IP巧妙融合京太ke的潮流元素文化。一经推出,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,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文化爱好者,增加了商场的人流量和相关商家的销售额。今年1-7月,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到68263辆,比上年增长88%。在高端新能源小型货车领域,岚图梦想家依然是全国议会销量冠军V。Po每销售3辆高端MPV,就有一辆岚图梦想家。 “上市半个月,岚图FREE+已跻身30万辆混合动力SUV市场前三。”岚图汽车销售公司CBO、总经理肖明峰表示。现场报告会。武汉4分钟打造舒适客厅是日本首批推广“15分钟打造舒适客厅”智慧服务平台的试点城市之一,中百集团集成了“依托中百仓储、中百超市、中百罗森等丰富的商业资源,打造高效的线上服务体系。”当地商业龙头企业武汉中百集团副总经理唐力表示。近日,武汉中百首家折扣店“小百汇”开业,建立了基于“强折扣+M品类”模式的新零售业态。 生活”,在折扣零售领域展开新的尝试。新一代食品超市“FOODMART”首店也已亮相,主打约万种优质高性价比商品,满足周边家庭及年轻消费群体差异化、高品质的购物需求。在武昌区南湖街道中央花园社区,“下载到“去菜市场5分钟,到学校10分钟,到公园15分钟。”武昌区南湖街道中央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耀宇昌区介绍,中央花园舒适生活区面积2.4平方公里,覆盖南湖居民约10万。蔡林吉是武汉一家传统本地餐饮公司,正在推动数字化转型,通过天猫和京东服务全国,吸引海外华人订单。 2024年进驻东南亚电商平台“Lazada”,首月就获得新加坡食品类入围榜第一名,中华零食在海外收获了无数粉丝。 “蔡林记计划于2023年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海外店,今年第一家马来西亚店也将在吉隆坡开业。”蔡林吉电商总经理陈佳透露,除了东南亚,扩张计划还包括欧洲、美洲和中东。数据显示,武汉的消费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。 2024年,武汉新商圈面积将超1.5英里10万平方米,位居第二。人均商业面积达到1.03平方米,居全国第六位。 上一篇:2025年,针对重点行业,推出“秋招”特色服务活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